本文是掌桥科研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计算机病毒概论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掌桥科研平台提供中外文论文下载/论文查重/文献AI翻译/开具引用收录证明等服务计算机安全,拥有3亿+篇论文文献,是硕博研究生与科研人员必备平台之一。
1.[期刊论文] 基于网络攻击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的优化算法研究
期刊: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 2021 年第 003 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信息科学技术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家对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计算机网络使用用户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不成熟性及广泛应用,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威胁,其中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本文主要是针对基于网络攻击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的优化算法进行研究,通过优化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以降低计算机遭受网络病毒的几率,确保用户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性.而经过研究之后也表明,经过优化后的计算机可有效降低计算机中病毒的几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攻击;病毒感染;优化改进
2.[期刊论文] 试论计算机病毒防范与信息对抗技术
期刊: 中国宽带 | 2021 年第 005 期
摘要: 当前人们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需求愈来愈大,技术技术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在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比较突出的,主要是受到病毒等因素的影响,会对计算机系统以及信息安全产生威胁。所以做好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范,以及加强信息的安全保障就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病毒防范和信息保障的措施详细探究。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安全
3.[期刊论文] 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分析
期刊: 黑龙江科学 | 2021 年第 006 期
摘要: 为加强计算机安全,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入侵,分析了导致计算机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即软件漏洞、自然因素和计算机病毒.提出了提升计算机安全的技术手段,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物理隔离网闸技术、防病毒技术.给出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应提升病毒防范意识,定期开展数据备份,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检查,升级防毒软件.
关键词: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防范
4.[期刊论文] 一类时滞分数阶计算机病毒模型的Hopf分岔研究
期刊: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1 年第 003 期
摘要: 研究了一类时滞分数阶计算机病毒SIR模型的Hopf分岔问题。首先通过再生矩阵方法分析系统基本再生数与正平衡点之间的关系;其次以时滞作为分岔参数,利用线性化方法和Laplace变换法分析系统在正平衡点附近发生Hopf分岔的条件,并推导了时滞临界值公式;最后通过选择恰当的系统参数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显示了分数阶变化对系统稳定域的影响。
关键词: 分数阶;时滞;正平衡点;Hopf分岔;计算机病毒模型
5.[期刊论文] 计算机病毒的发明
期刊: 山西老年 | 2021 年第 003 期
摘要: 1977年夏天,一个叫托马斯·J·雷恩的小说家坐在家中大发奇想,凭空虚构了一部叫《P-1的青春》的科幻小说,第一次把生物学中的术语“病毒”搬进电脑世界。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科幻小说;托马斯;生物学;电脑
6.[学位论文] 两类时滞计算机病毒模型的分岔研究
目录
封面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时滞计算机病毒系统稳定性和Hopf分岔研究动态及现状
1.3 Bogdanov-Takens分岔研究动态及现状
1.4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2.1 Hopf分岔理论
2.2 Bogdanov-Takens分岔理论
2.3 中心流形定理
2.4小结
第三章双时滞SLIR计算机病毒模型的Hopf分岔
3.1数学模型
3.2平衡点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存在性分析
3.3 Hopf分岔周期解的方向和稳定性研究
3.4数值仿真
3.5小结
第四章非线性时滞计算机病毒模型的Hopf分岔和Bogdanov-Takens分岔
4.1引言
4.2 Hopf分岔和Bogdanov-Takens分岔的存在性
4.3 Hopf分岔周期解的方向和稳定性研究
4.4 Bogdallov-Takens分岔的规范型
4.5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著录项
学科:应用数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关键词: 时滞;计算机;病毒模型
7.[学位论文] 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
目录
封面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进程
1.1.2计算机病毒产生和黑客的关系
1.1.3基于新型网络病毒的传播特点分析
1.2当今防病毒技术的发展情况研究
1.3本文研究意义及其主要内容概况
第二章网络传播病毒的专题研究
2.1蠕虫病毒的历史根源及定义
2.1.1尼姆达病毒
2.1.2震荡波蠕虫病毒
2.2木马程序的发展
2.3恶意代码的发展史及研究分析
2.4小结
第三章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式研究
3.1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分析
3.1.1通过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传播
3.1.2通过主动扫描传播
3.2网络病毒模型的构建
3.2.2网络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
3.2.3模型的仿真结果
3.2.4模型归纳
3.3小结
第四章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
4.1当今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概况
4.1.1防火墙技术
4.1.2入侵检测技术
4.1.3安全评价技术
4.2病毒检测机理
4.2.1特征代码技术
4.2.2文件校验技术
4.2.3病毒行为检测
4.2.4软件模拟技术与预扫描技术
4.3网络病毒防御策略
4.3.1单机病毒防御策略
4.3.2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病毒防御策略
4.3.3局域网病毒防御策略
4.3.4邮件网关的病毒防御策略
4.3.5防火墙联动防御策略
4.4分布式网络病毒报警系统模型研究
4.4.1网络病毒报警检测的机理
4.4.3可扩展的子网划分模型
4.4.4可扩展的探测模型
4.5病毒疫情的评价标准
4.5.1病毒波及范围的评价指数
4.5.2病毒破坏程度评价指数
4.5.3病毒传播能力评价指数
4.5.4病毒疫情的综合评估
4.6小结
第五章结束语
5.1计算机病毒防御策略研究成果概括
5.2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著录项
学科:计算机技术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关键词: 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防御
8.[学位论文] 计算机病毒实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FAT12文件系统概述
2.2 PE文件结构概述
2.3 调试技术概述
2.2.1 CPU调试功能概述
2.3.2 用户态调试概述
2.4 在线测评系统安全概述
2.4.1 虚拟机技术概述
2.4.2 沙箱技术
2.4.2 其他安全措施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实验题目设计需求分析
3.1.2 Web测评系统需求分析
3.1.2 系统安全性需求分析
3.2 实验题目的设计
3.3 实验关键技术概要
3.4 测评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4.1 带簇随机分配功能的FAT12文件系统
4.1.1 FAT表簇随机分配算法
4.1.2 目录的创建
4.1.3 文件的创建
4.2 ShadowDll及其相关技术的构建
4.2.1 ShadowDll的引入
4.2.2 调用栈检测技术
4.2.3 基于导入表修改的注入技术
4.2.4 基于悬挂启动的注入技术
4.3 基于Windows的自调试技术
4.3.1 自调试技术的引入
4.3.2 断点和单步的实现
4.3.3 数据访问监视的实现
4.3.4 其他辅助性功能
4.4 测试环境安全技术
4.4.1 沙箱安全机制及其逃逸分析
4.4.2 基于导出表变形的沙箱防逃逸技术
4.4.3 对LoadLibrary系列函数机制的分析与修正
4.4.4 对GetProcAddress的分析与修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计算机病毒实验题目的参数化随机生成与自动批改
5.1 文件系统相关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5.1.1 磁盘映像与配置文件的构建
5.1.2 交换目标文件簇链中指定的簇的实验
5.1.3 修改目标文件簇链中指定序号和偏移内容的实验
5.2 操作系统病毒相关实验设计与实现
5.2.1 简单入口点感染实验
5.2.2 编程解析导出表获取指定API地址的实验
5.2.3 手工模拟计算机病毒感染实验
5.2.4 编程添加新区段完成导入表感染
5.2.5 DOS系统下病毒实验的设计
5.3 对现有自动测评系统的适应性修改
5.3.1 支持多种批改策略
5.3.2 对编译器的扩充
5.3.3 支持无题库参数化出题
5.3.4 部署安全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针对文件系统题目的测试
6.1.1 交换簇链中指定的簇的实验测试
6.1.2 修改簇链中指定序号和偏移内容的实验测试
6.2 针对Windows系统病毒题目的测试
6.2.1 简单入口点感染实验
6.2.2 编程解析导出表获取指定API地址的实验
6.2.3 手工模拟计算机病毒感染实验
6.2.4 编程添加新区段完成导入表感染
6.3 针对Web测评系统的测试
6.4 针对系统安全性的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著录项
学科:信息安全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实验系统
9.[学位论文] 计算机病毒传播机制的参数估计及模型选择
目录
封面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计算机病毒概论
1.1.1计算机病毒的发展
1.1.2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意义
1.1.3计算机病毒未来发展的新特征
1.2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预备知识
2.1极大似然估计法
2.2集合卡尔曼滤波
2.3近似贝叶斯计算-序列蒙特卡罗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完备数据条件下随机SIR模型的参数估计
3.1背景
3.2随机SIR模型
3.2.1模型的构建
3.2.2模型的机理
3.3极大似然估计的应用
3.3.1直接求解法
3.3.2等价无穷小近似求解法
3.4应用研究
3.5结论
第四章不完备数据条件下随机SIR模型的参数估计
4.1背景
4.2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
4.3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应用
4.4 ABC-EM算法及其应用
4.4.1 EM算法估计模型参数
4.4.2 ABC算法估计初始值
4.4.3 ABC-EM算法的伪代码
4.5对比分析
4.5.1四个算法估计模型参数
4.5.2模型结果对比
4.6结论
第五章不确定模型和不完备数据条件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选择
5.1背景
5.2近似贝叶斯计算的演化
5.3近似贝叶斯计算-序列蒙特卡罗的应用
5.4仿真分析
5.5结论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工作总结
6.2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著录项
学科:软件工程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传播机制;参数估计
10.[学位论文] 基于概念卡通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概念转变的影响研究--以“计算机病毒”为例
目录
封面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1研究背景
1.1.1学习是概念的转变
1.1.2小学信息技术的概念学习困境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1概念界定
1.4.2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迷思概念的研究现状
2.1.1计算机病毒的迷思概念
2.1.2迷思概念的成因和特点
2.2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2.2.1概念转变的机制研究
2.2.2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
2.2.3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2.2.4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
2.3概念卡通研究现状
2.3.1概念卡通功能研究
2.3.2概念卡通对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实施
3.1研究设计与过程
3.1.1研究设计
3.1.2实验变量
3.1.3实验假设
3.2研究对象
3.3研究工具
3.3.1计算机病毒的二段式测试
3.3.2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3.3.3计算机病毒测试题目问卷
3.3.4访谈
3.4概念卡通的设计和使用
3.4.1概念卡通的设计和编制
3.4.2基于概念卡通的教学设计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4.1数据整理分析
4.1.1计算机病毒迷思概念的整理
4.1.2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问卷分析
4.1.3基于概念卡通教学模式对概念转变有效性的影响
4.1.4实验后的访谈整理
4.3结果分析与总结
4.3.1研究结果讨论
4.3.2研究总结与建议
5.1研究总结
5.2研究不足
5.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著录项
学科:现代教育技术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中图分类:初等教育;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关键词: 概念转变;卡通;教学模式;小学生;影响研究
(编辑:海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