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海南站长网 (https://www.0898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小米凭什么上市(上)?

发布时间:2018-07-19 01:45:33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i黑马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小米凭什么上市(上)? 点击上方“i黑马”,选择“置顶公众号” 黑马智库,创业必读 作者九录 来源创业黑马学院 1.即使一切在今天结束,小米也已经是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它在一个已经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内,以一个创业者的方式,打出了

可以说,小米是一支以设想中的未来互联网生态模式为蓝本打造的“空降军”。它不仅仅是让用户参与产品的研发,也不仅仅是通过电商的渠道做主要的销售,而是相信硬件的未来可以低毛利生存,用户的认可会给企业带来终极商业利益。

我们愿意相信这是雷军创业的真实动机,尽管这思路似乎与“弗里德曼信条”(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提高利润)相违背。

实际上,小米的价值观,与谷歌两位创始人的“不做恶”,马云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样,更多地聚焦于企业的社会意义,并非完全基于自利动机,因而与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存在天然冲突。

但错误的不一定是创业者们。

近年来国际管理学界也在对传统的价值评估体系进行反思。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颁给了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他的研究方向是行为经济学。他在《合作》(Dawes & Thaler,1988)一文中指出,经济学模型中理性、自利的人基于利己主义做出相互选择的假设过于绝对化;在某些条件下,往往是“明智的合作者”才会在社会中得到最优的收益。

显然,小米是想成为一名享有最优收益的“明智合作者”的。这符合善良的文艺青年和技术宅们的梦想。小米未来赚取更多利润的方法可能是互联网服务,也可能是其他方式,这是不确定的,但是他们相信,无论未来有多少不确定性,现在的任务还是“感动人心”,而不是用硬件牟暴利。


小米凭什么上市(上)?


小米手机

经历了米聊的失利和MIUI的试水,2011年8月,第一款“小米手机”发布。

尽管产品是一部手机,但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小米从一开始就不能被看作一家手机厂商。小米的组织和市场体系完全基于互联网模式设计:减掉一切和最终用户直接沟通的障碍,减掉一切可以和外部抵消的内部交易。在2014年中,小米的7000多名员工中,与手机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相关的员工不到2000人;相反,有接近5000人都是小米网的工作人员,其中又有半数专注于直接客户服务。

小米实际上是一个为用户而存在的互联网公司,是一个基于价值创造理念的“新物种”,手机是小米闯荡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和工具。雷军对标的模板是美国的沃尔玛、Costco和中国的同仁堂、海底捞,却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厂商。这种本质上的不同是小米后来一切市场优势和市场困境的源头。

雷军是在赌,赌消费者的人心最终会走上他所理解的互联网道路;但这也不是赌博,因为判断来源于他对互联网和消费大势的多年认知,他对这一大势的方向深信不疑。

2.小米模式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

2010年时的手机市场,山头林立,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三大跨国品牌尚未见明显颓势;中(兴)、华(为)、酷(派)、联(想)、步步高系(vivo和OPPO)等国产厂商,加上三星、HTC等企业,赁借制造业产业链的积累,正在快速崛起;除此之外,在深圳华强北市场和联发科支持下,山寨机还在享受着最后的阳光。与小米不同,这些企业都是在原有行业内自然生长出来的,更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

可以想见,另类的小米就如同一个小女孩,闯入了挤满成年男性的桑拿室,马上就成为目光的焦点,心怀善意的人劝其知难而退,而恶意的人则在等着看笑话。

此时,许多创业者会选择“低调前行”,或者避实击虚。

小米却没有那样做,他们反而高调地宣称,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代表了“互联网”。而且小米还明确界定了自己与众不同之处——高品质、高颜值,同时还有高性价比,这就是“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小米产品理念。

要知道,当时的小米,销量不及巨头们的一个零头。在规模优势和制造经验都相去甚远的当时,把“三高”标签放到自己身上蕴含巨大风险。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与当时多数人理解的不同,小米的这种边界定义并不是一种针对他人的竞争策略。这是小米在为自己立下“flag”,既是对外部市场的标识,又是对组织内部的鞭策:“小米不追求极高的毛利,小米是追求极高的效率”。这样,小米就宣占了一个叫做“互联网手机”的市场,并亲自定义了这一市场的认知边界。

这就是小米模式。

雷军相信,小米模式将导致正向反馈:有了口碑以后就可以实现零市场成本的快速市场拓展,而且对产品研发、运作效率、服务品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的提升又反过来带来更好的口碑,从而使整个商业“雪球”得以越滚越大。

据小米人士透露,“小米模式”是一个在内部提及率很高的词,雷军几乎每天都说。“小米公司也许未必成功,但小米模式一定成功”。

“小米模式”有时甚至上升到某种信仰的高度。小米的网站上,曾经卖过一款纪念笔,成本6、7元左右,定价19.9元。这是一款很边缘的产品,甚至不在主要市场规划之内。

然而刚摆出没多久,雷军就找到主要负责人,称其“良心坏了”定价太高。随后,价格被改为9.9元。但实际上,无论是19.9元还是9.9元,笔的销量没有多大变化。这表明“小米模式”的推行并不是基于眼前利益的考量,而是一条价值观“红线”。

不久前的一封信中,雷军又一次公开强调,从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都将回馈给用户。

推行价值观远比售卖产品的难度大得多,但也正是价值观的坚持,让小米没有被竞争对手所同化(同期或随后兴起的所谓“互联网手机”品牌却都没能坚持这一点),这带来的将是长久收益。

随着越来越多用户心目中把小米当作“小米模式”的代言人,并认同了这一理念,小米的市场空间也在扩大,这是小米在用户认知领域设立的独占市场。

3.营造“气候”

虽然已经有了“小米模式”,但雷军更大的挑战是想办法让更多人相信这一模式可以成立。一家公司的成功可以是偶然,但一种模式的成功则可能形成一种气候,意味着市场软权力。

(编辑:海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