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海南站长网 (https://www.0898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云原生应用的建设之路

发布时间:2022-10-21 14:03:56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未知
导读: 云原生应用的建设之路
云计算的拐点已至,进入成熟期,云原生成为驱动云计算发展的新动力引擎,致力于成为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技术路径,同时也成为新兴领域,人工智

云原生应用的建设之路

云计算的拐点已至,进入成熟期,云原生成为驱动云计算发展的新动力引擎,致力于成为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技术路径,同时也成为新兴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5G 等底层基础平台。

云原生充分释放了云计算的红利,未来将有更多的业务应用生于云,长于云;为了最大程度发挥云原生的优势,支持好各种复杂个性化场景,云原生技术体系还在不断完善演进,覆盖范围也从集中式中心场景到分散式的边缘场景延伸拓展;理念也在不断总结升华,以应用为中心,从微服务到Service Mesh,再到Serverless层层演进,业驱云长,云随业动。

云原生的定义

云原生实现技术大一统架构

总的来说,云原生并不存在明确统一的定义,其代表了一种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之上,以应用为中心的技术架构与思想理念,是云计算发展演进的一次彻底革命性的突破。云原生助力企业快速构建标准化、弹性高可靠、松耦合、易管理维护的应用系统,提升交付效率,降低运维复杂度。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在技术架构方面,云原生技术架构具备:一)敏捷的弹性伸缩能力,不同于虚拟机分钟级的弹性伸缩响应,云原生应用可实现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弹性伸缩响应;二)智能的服务故障自愈能力,云原生应用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可实现应用故障的自动摘除与重构;三)大规模的复制分发能力,云原生应用标准化的交付制品,可实现跨平台、跨区域,云边一体规模化复制分发部署能力。

在应用价值方面,云原生标准化了异构基础资源,有效解决了异构环境的部署一致性问题,为资源的标准化、自动化、服务化奠定了基础:一)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解放生产力,降低用户数字化技术的使用门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重塑研发运营的生产方式,打破组织壁垒,实现研发与运维的跨域协同,提升交付效率;三)实现应用交付的敏捷,大幅提升交付速度,降低业务试错成本,高效响应用户需求,增强用户体验加速业务创新。

云原生的发展

云计算发展层级

云计算的发展史云计算 模型,浓缩成两个字,就是抽象;没有技术架构解决不了,如果有,就再抽象一层,云计算的发展史,就是基础设施的不断抽象史,直至无可再抽!

整个云计算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的传统云计算阶段,以及以容器技术为核心的云原生阶段。

云原生的架构原则

云原生架构七大原则

云原生时代需要新的架构理念及原则,来帮助应用更好地利用云的优势,让业务更敏捷、成本更低,同时又具备伸缩性、灵活性。通过遵从这些架构原则,可以确保应用技术架构的先进性及科学性,避免出现大的偏差,云原生七大原则如下:

服务化:云原生架构强调在分布式环境下,应用基于服务流量(而非网络流量)的控制策略实现限流降级、熔断隔仓、灰度、反压、零信任安全等。弹性:云原生架构强调应用的部署规模可以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自动伸缩,无须提前规划容量,准备固定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可观察性:云原生架构强调主动通过日志、链路跟踪和度量等手段,让一次请求的多次服务调用的耗时、返回值和参数都清晰可见,甚至可以下钻到每次三方软件调用、SQL 请求、节点拓扑、网络响应等,实现应用运行的全过程透明可观察。韧性:云原生架构强调多个维度诠释了软件持续服务的能力,提升软件的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无故障时间)。从架构设计上,韧性包括服务异步化能力、重试/限流/降级/熔断/反压、主从模式、集群模式、AZ 内的高可用、单元化、跨 region 容灾、异地多活容灾等。自动化:云原生架构强调需要使用 CI/CD流水线自动化交付工具,一方面标准化应用交付过程,另一方面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自动化,通过配置数据自描述和面向终态的交付过程,让自动化工具理解应用交付目标和环境差异,实现整个软件交付和运维的自动化。零信任:云原生架构强调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该信任网络内部和外部的任何人/设备/系统,需要基于认证和授权重构访问控制的信任基础,诸如IP地址、主机、地理位置、所处网络等均不能作为可信的凭证。架构演进:云原生架构强调对新建应用,采用云原生架构并且权衡选择侧重的架构原则(通常是选择弹性、敏捷、成本的维度);对存量应用迁移,则需要从架构上考虑迁出迁入成本/风险,对应用云原生重构,通过微服务/应用网关、应用集成、适配器、服务网格、数据迁移、在线灰度等应用和流量进行细粒度控制及治理。云原生应用建设之路

一体化云原生平台建设之道

云原生平台建设之路,基于Kubernetes云原生容器技术为基础,构建以应用为中心的一站式云原生基础设施平台:

从简到难云原生应用建设之道

云原生应用建设之路,从容器化,微服务,持续交付到DevOps逐渐推进,难度也在逐渐增加,从单纯的技术,到自动化平台,最后到DevOps整个团队文化与技术配合的大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平台及业务系统交付的大跨越。

总结

总的来说,微服务与容器化技术已常态化,基本上成为当前应用建设的标配。一方面,Service Mesh,CI/CD流水线技术也日趋成熟,DevOps与云原生深度融合相互驱动,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初步实践;另一方面,技术团队的构成也正发生着与云原生相应的变革,研发运维团队融合一体。

但是在云原生应用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及陷阱,企业及团队不要盲目将云原生当成是万能圣母。在使用云原生之前,需要综合评估业务真实需求,团队能力现状以及未来的布局。好风凭借力,由简到难,逐步深入,以容器化,微服务为起点,逐渐借助持续交付工具完善流程及团队能力,最后切实落地DevOps理念,实现业务交付及价值交付的闭环。

(编辑:海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