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之控制图资料讲解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五、散布图
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
是否相关
精品文档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五、散布图 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描绘在X-Y轴坐标系上,以掌握两个变量之间 是否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如何,这种图形叫做“散布图”,也称为“相关图”。 1、分类 1)正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也增大; 2)负相关:当变量X增大时,另一个变量Y却减小; 3)不相关:变量X(或Y)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并不改变; 4)曲线相关:变量X开始增大时,Y也随着增大,但达到某一值后,则当X值 增大时,Y反而减小。 2、实施步骤 1)确定要调查的两个变量,收集相关的最新数据,至少30组以上; 2)出两个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将两个变量描入X轴与Y轴; 3)将相应的两个变量,以点的形式标上坐标系; 4)计入图名、制作者、制作时间等项目; 5)判读散布图的相关性与相关程度。 3、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两组变量的对应数至少在30组以上,最好50组至100组,数据太少时,容 易造成误判; 2)通常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自变量,纵坐标表示效果或因变量; 3)由于数据的获得常常因为5M1E的变化,导致数据的相关性受到影响,在这 种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获得的条件进行层别,否则散布图不能真实地反映两个变量 之间的关系; 4)当有异常点出现时,应立即查原因,而不能把异常点删除; 5)当散布图的相关性与技术经验不符时,应进一步检讨是否有什么原因造成假 象。 七、控制图 1、控制图法的涵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静态因素也有动态因素,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 即时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以便改善生产过程,减少废品和 次品的产出?控制图法就是这样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法,它利用现场收 集到的质量特征值,绘制成控制图,通过观察图形来判断产品的生产过程的质量 状况。控制图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控制图又叫管理图,它是一种带控制界限的质量管理图表。运用控制图的目的之 一就是,通过观察控制图上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状况,分析和判断生产过程是 否发生了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消除应用控制,使生产过程恢 复稳定状态。也可以应用控制图来使生产过程达到统计控制的状态。产品质量特 性值的分布是一种统计分布.因此,绘制控制图需要应用概率论的相关理论和知 识。 控制图是对生产过程质量的一种记录图形,图上有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并 有反映按时间顺序抽取的各样本统计量的数值点。中心线是所控制的统计量的平 均值,上下控制界限与中心线相距数倍标准差。多数的制造业应用三倍标准差控 制界限,如果有充分的证据也可以使用其它控制界限。 常用的控制图有计量值和记数值两大类,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 每类又可细分为具体的控制图,如计量值控制图可具体分为均值——极差控制 图、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等。 2、控制图的绘制 控制图的基本式样如图所示,制作控制图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按规定的抽样间隔和样本大小抽取样本; ②测量样本的质量特性值,计算其统计量数值; ③在控制图上描点; ④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并行。 控制图为管理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生产过程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工序的质量情况,合理地选择管理点。管理点一般是指关键部位、关 健尺寸、工艺本身有特殊要求、对下工存有影响的关键点,如可以选质量不稳定、 出现不良品较多的部位为管理点; ②根据管理点上的质量问题,合理选择控制图的种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③使用控制图做工序管理时,应首先确定合理的控制界限: ④控制图上的点有异常状态,应立即出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生产,这 是控制图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⑤控制线不等于公差线,公差线是用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而控制线是用 来判断工序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 ⑥控制图发生异常,要明确责任,及时解决或上报。 制作控制图时并不是每一次都计算控制界限,那么最初控制线是怎样确定的 呢?如果现在的生产条件和过去的差不多,可以遵循以往的经验数据,即延用以 往稳定生产的控制界限。下面介绍一种确定控制界限的方法,即现场抽样法,其 步骤如下: ①随机抽取样品50件以上,测出样品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做控制图; ②观察控制图是否在控制状态中,即稳定情况,如果点全部在控制界限内.而 且点的排列无异常,则可以转入下一步; ③如果有异常状态,或虽未超出控制界限,但排列有异常,则需查明导致异 常的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使之处在控制状态,然后再重新取数据计算控制界限, 转入下一步; ④把上述所取数据作立方图,将立方图和标准界限(公差上限和下限)相比 较,看是否在理想状态和较理想状态,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平 均位移动或标准偏差减少,采取措施以后再重复上述步骤重新取数据,做控制界 限,直到满足标准为止。 3、怎样利用控制图判断异常现象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用控制图识别生产过程的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成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 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失控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①样本点超出控制界 限;②样本点在控制界限内,但排列异常。当数据点超越管理界限时,一般认为 生产过程存在异常现象,此时就应该追究原因,并采取对策。排列异常主要指出 现以下几种情况:③连续七个以上的点全部偏离中心线上方或下方,这时应查 看生产条件是否出现了变化。④连续三个点中的两个点进入管理界限的附近区域 (指从中心线开始到管理界限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这时应注意生产的波动度 是否过大。⑤点相继出现向上或向下的趋势,表明工序特性在向上或向下发生着 变化。⑥点的排列状态呈周期性变化,这时可对作业时间进行层次处理,重新 制作控制图,以便出问题的原因。控制图对异常现象的揭示能力,将根据数 据分组时各组数据的多少、样本的收集方法、层别的划分不同而不同。不应仅仅 满足于对一份控制图的使用,而应变换各种各样的数据收取方法和使用方法,制 作出各种类型的图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现了超越管理界限的异常现象,却不去努力追究原因,采 取对策,那么尽管控制图的效用很好.也只不过是空纸一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编辑:海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