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三阶段,你在哪个阶段?
第一
今天,很多企业都在谈“数字化转型”,从一定角度上讲,数字化的前身是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由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全局,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共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局部应用信息化 局部应用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的运用,对工作的特定环节或过程进行信息化。如:会计电算化、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财务核算、账务记录等,主要使用对象是员工层。 这个阶段主要解决了数据记录问题,从纸质记录转为数字记录,代替了部分线下人工操作,减轻了人员在计算方面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局部工作环节的效率,在局部事务处理中产生了管理功能。 第二阶段: 业务信息化 随着企业业务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流程需要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升级。如:市场开发、合同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都是企业能顺利完成业务的不同流程。 业务信息化就是将以上业务流程信息化,是局部信息化的升级。如:ERP系统,OA系统,CRM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应用让管理者和员工可以很好的知道业务执行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跨部门的业务得到了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企业的业务运作。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让企业内的业务流程更加畅通,数据更加统一并充分共享,也固化了一部分关键流程,让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这些用“头痛医头”方式开发的单元系统信息化应用,如同在企业内立起了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并不能为管理层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 第三阶段:管理信息化 什么是全面的决策依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艘船要在大海中航行,需要航行方向、天气、风向、航线、人员分工等众多维度作为评估依据,才可规避风险,制定出到达目的地的最优方案,最终做出有效决策。 管理信息化就是在业务信息化基础之上,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把管理流程信息化,提取经营决策需要的各个维度的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让企业高管和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进一步影响和优化业务流程。 所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将管理流程化。管理是一个通过将企业中各种资源(人力、时间、技术、资金、客户等)合理安排后,产生最大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流程的识别、建立、标准化,最后到信息化,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 (编辑:海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