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 | 应用商店,应用推广的新热点!
近日,一则“腾讯应用宝起诉 vivo 应用商店不正当竞争”的新闻在网络传播,引发热议。
事件回顾
据悉,此轮诉讼是腾讯应用宝诉 vivo 利用手机底层系统优势,限制用户正常下载安装应用宝以
近日,一则“腾讯应用宝起诉 vivo 应用商店不正当竞争”的新闻在网络传播,引发热议。 事件回顾 据悉,此轮诉讼是腾讯应用宝诉 vivo 利用手机底层系统优势,限制用户正常下载安装应用宝以及通过应用宝下载安装应用,同时诱导用户到 vivo 自带的应用商店下载或安装应用。 我们在谈论 Android 应用安装的时候,在绝大部分用户的印象里是“开放自由”,但随着各大厂商对应用商店流量的愈发重视,这种“开放自由”的局面,已经在近年来悄然发生变化,类似应用宝和 vivo 应用商店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从“开放自由”到“处处受限” 侧载受限 在库克多次以安全、隐私等理由对外明确 iOS 禁止侧载的时候,用户都会用 Android 作为明确的反例,证明允许应用侧载并不会不安全等等。 但部分手机系统,虽然未直接拒绝用户侧载,但会在用户侧载应用的时候进行拦截干扰,包括但不限于提示风险误导用户、引流到自带的应用商店,需要验证账号、输入密码增加安装转化难度等等。 第三方应用商店受限 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安装的应用除会受到侧载应用的各种限制外,甚至在功能上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功能不全 应用商店助力全平台推广 随着越来越多系统将应用商店作为应用下载的默认方式应用商店,应用商店除了简单地承接应用下载的任务外,还能够给广告主在其他媒体平台的推广提供广告转化率上的支持。 直接转化 用户点击广告后,看到的是应用商店的元数据,如果应用商店元数据能够有合理的设计或者和广告对应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广告转化率。 提高转化 后期转化 部分用户在其他平台看到、点击广告后,并未在第一时间被转化,但可能在过两天之后又想体验下载应用,他们可能会主动选择应用商店来搜索自己想要的应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归因窗口期的不同,后期转化的用户可能不会被归入广告来源,但用户依然是实现了增长。 当然,对于 Android 应用来说,用户也有可能通过搜索平台、网站等来实现后期的转化,但是通过这些渠道不仅有可能会回到我们上面提的风险提示、引流到应用商店、各种形式验证等这一系列问题当中,还有可能会为此用户再付一次广告费。 全球买量新趋势 一直以来,应用商店作为应用下载转化的收口环节,部分广告主只是将它作为买量转化路径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流量价值。 应用商店的主要流量是搜索流量和推荐流量。 搜索流量 搜索流量主要是指应用根据用户搜索行为进行展示,自带精准性,且相较于媒体广告各式各样的广告素材,应用商店的元数据展示更能获得用户信赖,具有良好的转化效果。 推荐流量 推荐流量主要是应用商店内的各大推荐位、榜单带来的流量。一般来说推荐位置都需要自行申请或者购买,较为难得,但在短期能够取得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无论是何种流量,用户在应用商店都能一键下载,不需要进行各种跳转,不会有各种风险提示,甚至部分商店还不需要密码验证,都能够帮助广告主减少转化环节。 比如 App Store 里的 ASA 广告,用户从看到广告到下载应用只需要两步:点击获取和验证密码。正因如此其高达 50% 的转化率也是很多广告所不及的。 在 2021 年,iOS 的 ATT 隐私政策推出后,大多数广告媒体平台买量效果受影响,而 ASA 广告作为唯一不受影响的广告平台,逆势增长成为威胁到 Facebook 优势地位的广告平台。 比如 Google 把 Google Play 内的广告展示纳入了自身庞大的广告网络,在应用推广上作用明显。 App Store、Google Play 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获成功,带动了华为、小米、oppo、vivo 等一批应用商店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进程,未来大家对于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商店买量会有更深的认识,也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趋势。 本【行业资讯】由3YData原创,转载需要联系3YData授权,3YData有权向非授权转载追责。 (编辑:海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