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6亿美金背后:商汤加速裂变
商汤从底层一行一行写代码,搭建起来的原创深度学习框架,给本田提供了研发支撑,也规避了开源框架可能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商汤自建的超算中心,打造了一个闭环,保证了数据安全;而商汤罕见的规模化技术研发团队,也保障了丰沛的研发能力。 2017年,商汤与本田对外披露了在自动驾驶上的战略合作。商汤日本公司扮演了引领商汤车载业务的角色。在与本田合作之前,商汤基本没碰过自动驾驶,但它有识别行人、道路、车辆的算法,这些都可以转而用到自动驾驶上。 商汤的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日本的优势产业汽车,商汤与本田在自动驾驶上展开战略合作。 这让商汤管理层在出海战略上看到了一条新的路径:海外市场也许能为不断寻找空间的中国上游技术公司,发挥独特但有力的支撑。 商汤日本同事把本田的需求接收进来,分析、翻译成中国同事能理解的任务,开发完成后,技术装到本田车上,进行自动驾驶实验。 “人们认为,人工智能产品是由商汤来实现的,其实我们只完成了50%,另外50%是客户完成的。”商汤研究院院长王晓刚解释,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本田和商汤的合作目标是L4,这是自动驾驶的级别,最高级是L5.L4的自动驾驶车辆意味着,只有在某些复杂地形或恶劣天气情况时,才要人做决策,其他情况下系统能独自应付。 双方计划在2025年实现一般道路的自动驾驶。相较于日本,中美两国在自动驾驶时间表上表现得更为激进。谷歌声称要在2018年底完成首批L4级车辆的交付,百度说2021年将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车量产。 除了车载业务外,工业自动化、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日本的发达产业,商汤希望在这些领域为日本产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劳世竑团队正在寻求更多的行业合作机会。 在商汤之外,其他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都在探索海外市场边界。例如,依图科技于2018年1月在新加坡设立首个海外办事处,组建团队,重点将安防技术输出到东南亚市场。2018年2月,旷视也与泰国OSOTSPA集团持有者Osathanugrah家族达成合作,将“城市大脑”项目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泰国的公共安全防护中。 这些独角兽企业的出海还刚刚开始,如何在海外打市场还远未成体系,仍然是这一批人工智能上游科技企业不断求解的题目。 对外输血 就在商汤不断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上取得进展的时候,一系列跟它相关的资本大消息密集曝出: 商汤科技宣布完成6亿美元C轮融资,再次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记录; 商汤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年内在沪投资不低于60亿元,形成人工智能产业聚集效应; 商汤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投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 商汤在初创公司51VR的B轮2.1亿元融资中领投…… 一个自己还在培养造血能力的初创公司,为什么要干对外输血的事? “对这个事情,公司内部确实有过讨论和争论。”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对AI财经社说。在他看来,商汤自身造血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商汤已经盈利。 对于商汤来说,现阶段最紧迫的,是从一到一百之后,它是要搭建一个人工智能平台,成为一个算法生产的平台型企业。 人工智能的落地还处于早期,怎样快速在各行各业释放能量,需要平台和生态。同时,人工智能技术陆续成熟后,会有大量新应用和新场景冒出来。如果商汤能带动一个产业创新群体一起往前走,会对自身发展有利。 实际上,新一代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利用资本工具培育生态的打法已不鲜见。小米有自己的战略投资部,还有顺为基金,可以协助它培育庞大的小米生态。“ 雷军的打法,是希望小米迅速做大规模。”小米一位人士对AI财经社称。依图科技于去年成立战略投资部门。公开资料显示,它已投资AI芯片和生物医药企业,且均围绕生态。 “因为目的不同,我们跟红杉、IDG资本这样的专业机构在投资逻辑、项目收益和风险评估上,会有些差异。”商汤联合创始人、主管战略投资部的徐冰解释。 徐冰也是汤晓鸥带出来的学生。这位联合创始人还不到30岁,但已带领商汤完成了A轮、B轮融资并在进行C轮融资,同时还是MIT TR35获奖者。“让资本市场能充分认可公司价值,并找到最好的股东来支持我们。” 现在,徐冰又创立了商汤战投部,组建一支跨界团队,既做自家的战略投资,也运营商汤产业基金,希望用资本杠杆撬动更大的人工智能生态。 虽然目前商汤仅对外公布了51VR一个投资项目,但AI财经社获悉,它已投资了6个项目,计划投资的项目还有10多个,包括AI芯片、医疗、物联网、手机和互联网,还包括游戏。 商汤在初创公司51VR的B轮2.1亿元融资中领投,双方未来可能融合VR和识别技术,开发意想不到的技术和应用。 徐冰透露,团队把重心放在了对一些成长期企业的入股上,而不是早期项目。“ 化学反应可以更激烈,双方都有足够多的资源可以加深合作,正向促进业务。” 通过入股,建立更充分的互信关系后,既能有更稳定的客户关系,还能一起去开发产品,一起去打市场和行业。这满足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落地的需求。 商汤战投也根据自己的产品开发节奏去做产业链布局。去年,商汤曾公布一套产品,简单说是可以实现增强现实(AR)平台中的“平面检测”功能。你用手机拍一张桌子,然后就能对着这张桌面下棋,这是新形态游戏。为了配合这项业务,商汤战投已经去看一些高成长的游戏公司标的,给钱也同时给技术。 而去年底商汤公布的战投项目51VR,则属于另一种情况。商汤没有打算做VR技术开发,“VR类似电影渲染,连算法都不一样”。因此,这个投资要归类为前瞻性布局。双方也可能在未来融合这两类技术,完成某个你想象不到的新技术开发。 而在最近C轮融资中,领投方阿里巴巴集团,跟投方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苏宁等投资机构和战略伙伴,也将为商汤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及更强的海外布局能力,成为商汤构建平台和生态的助推力量。 “资本的手法很灵活,更多时候是考验Common sense和对产业和技术的理解。”徐冰对AI财经社说,“你要能从别人身上很快地吸收养分。”这里包括商汤的技术产品团队,和诸位投资人,像IDG的牛奎光、StarVC的任泉和鼎晖的吴尚志。 (编辑:海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