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之前,“刺猬公社”两年发了近千篇原创文章
叶铁桥:现在全职比较少,不到10人,兼职比较多,以前做“刺猬公社”的伙伴们,大多也一直在跟着这个平台成长,帮助把它做得更好。 做精准垂直的事情,比赚钱更有想象力 每天早上推送内容成为“刺猬公社”的历史传统。 因为当时觉得晚上推送的号比较多,于是便定了这个时间,编辑也会经常熬夜。叶铁桥坦言,“对今天而言,做内容不再像过去一样是简单的文字工作,更多是一种创意工作。” 以前是关注传媒圈背后的故事,现在“刺猬公社”则要转向对整个内容行业的专注,而不仅是传媒、新闻圈。不过,对于想要做成行业垂直媒体的“刺猬公社”而言,或许还有很多路要走——“单靠现在的人力还不够,我们要搭建起一支专业的报道团队,所以我们会通过引进融资的方式,加大队伍建设力度,用及时和深度信息服务好内容行业。” 新榜:经过两年多发展,“刺猬公社”目前整体定位和当初有变化吗? 叶铁桥:有变化。 新榜:有什么样的变化? 叶铁桥:我们要转向做内容行业的垂直媒体,通过及时报道和深度内容,把媒体功能发挥得更为极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行业。 我觉得,从内容来说,以前文字+图片的形式稳定了几百年,后来出现了音频、视频。移动互联网出现后,内容呈现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比方说互联网视频对电视的颠覆,以前电视视频这样线性模式,需要人在限定时间和限定空间里收看,像优酷、土豆这样的互联网视频能够解决线性问题,我们以为就完事了,结果发现远不是这样,这两年直播的突然的爆发,以及短视频被视为风口,说明视频这种形式仍在不断进化,当我们觉得视频是内容生产革新手段后,它本身也产生了很多亚种。 现在VR、AR、人工智能的内容还不太成熟,也许二三十年后人们每天消费的主要内容形态,今天还没有踪影,所以,我觉得内容形态的变化应该是未来二三十年社会领域最为显著的变化,所以我们转向这块。我仍然是做媒体,不过是换了个阵地做。 新榜:“刺猬公社”两年运营以来,您觉得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叶铁桥:最大困难是对方向的把握。 2014年7月22日到10月20日之间,我们还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工作,那段时间,我夜间要拼版,有时候值完夜班开车回家的过程中,我就会想,“刺猬公社”一个小小的公号而已,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业界、学界人士感动新奇,寄予希望,会把我们当做业内真正重要的一个机构。 为什么在新媒体时代建立一个品牌会如此之快?在过去,媒体要建立品牌真的很难,当然也许这是我当时想象力不够的地方,比如像你们新榜从2014年到现在,两年多时间发展那么快,确实这样的速度让我很惊讶。 后来我感觉到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方向的问题。之前,可能会听到很多声音,说你们做得好是好,但没有前途,你们做的既不是财经,也不是金融、旅游、房地产,你们隔钱太远,没法长久存在下去。 但我做下来,随着对我们时代理解的加深,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只要坚定方向,就能在垂直领域产生价值,今天在一个精准垂直领域坚定地做感兴趣的东西,可能比冲着赚钱去做一个东西更有想象力。因为大家都能看到的挣钱的领域都已拥挤不堪了。内容行业有巨大延展空间但缺乏垂直媒体,我坚信给这个行业提供服务和连接会更有价值。 新榜:未来“刺猬公社”在内容和商业化道路上还有哪些想象的空间? 叶铁桥:首先还是做好品牌和服务,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现在有些影响力,但我们还需要引进更好的人,把媒体业务充分发挥出来。 现在我们正在做网站,不是为了获取PC端的流量,而是一些临时突发信息,可以在网站上发出来,通过社群实现分发。 如果把微信公众号和即时新闻分发和前时代的媒介相比,我觉得现在微信公号更像一本杂志,即时分发更像日报。我们现在做新闻,时间越来越被压缩,就像凯文•凯利说的:“对于新闻,我们不再需要得知上个小时的事情,而是需要了解当下每一秒的一切。要么实时发生,要么不存在。推论下去,想在实时中运转良好,所有事情就必须流动起来——这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推进信息的流动。另外,就是加强线下工作,做好运营和行业连接。 本文由新榜授权转载。新榜(www.newrank.cn)是内容创业者服务平台,涨粉、变现、运营、观察,新榜给你不一样的思路。 (编辑:海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